1)第351章 一个机会_化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的一年,东京城的春节,极其热闹。

  因为三月时,三年一次的春闱便要举行,在这一年正月,天南海北的各省举子云集京城,各种文会、宴请、谢师,几乎占光了京城的大小旅店,带动一波极为庞大的消费。

  小雪初晴,三十余岁的文士带着书童,从马车上走下,去参与一场文会。

  这场文会是由大儒杨时举办,做为徒弟,他需要提前赶到,帮着师尊招呼宾客。

  不过,在进入泽园时,几位同窗看他的眼神都有些复杂。

  张九成知道他们为何如此,因为这次,他不仅要考文科,还想考数术这门杂科,做一个两科状元。

  但这离经叛道的行为无疑是引人诟病的,连师尊杨时也有些的异议,只是拗不过他,才没反对罢了。

  文会之上,聊的当然是科举考试。

  自从今上继位后,崇尚务实,科举的论题已经从针砭时弊,变成了如何治理,如何监管等应用题,以前墨义帖经之类的题目,几乎不再考了。

  刷题是每个举子必不可少的人生历程,张九成想要在策论里提出独树一帜的见解,觉得不能只在文章纸堆里寻,便去报考了神霄院,到数术院里进修了一番。

  于是,他的文章策论里便多了许多数据,擅长从各地的税收、钱粮里的找出痕迹,来议论如何治理天下。

  别说,他的这文风确实出名了,许多京城的大报纸就喜欢找他约稿,给的润笔费十分丰厚,当然也引起了另外的争议——很多人觉得的这种直接用数学论证的文章少了圣人书文里的治世大道,说他进了邪路。

  张九成对此是不屑一顾的,在他的看来,官家是个百世少有的明君,擅长治理天下,目光长远而敏锐,既然要为官家效忠,当然要明白官家的思路——官家从没有玩“君威莫测”的意思,他的思想道理就那么明明白白地摆着。

  只要给他证明,给他理由,就能说服他,就能被重用!

  已经有明路不走,偏偏要去守着故纸堆老一套,在张九成眼中,这就是懦弱!不敢改变自己坚持了数十年的文路罢了。

  进入泽园,等宾客皆至,大儒杨时先行发言,对这次参加省试的举子一番鼓励,便聊起了如今的大宋局势。

  能从家乡的脱颖而出的举子,都是故乡的学霸才子,智商不低,读书十年数十年,都能从自家出发,聊出个三四五六来。

  有福建举子,说起了故乡的泉州,如今每年海船如云,福建的无土农人,大多随船南下,去开垦夷州,夷州岛南边大片平原,如今已经开垦了数千顷的甘蔗园、水稻田,还准备种油棕树,人们不再以读书科举为唯一出路,许多贫家子都把出海视作了改变人生的较为容易的途径。

  旁边人便大笑起来:“这岂非好事,昔日福建路文章锦绣,才子无数,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