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0 没个B数……_私人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人家老大叫过来,肯定不会三两句话就完事,实际上,俩人商量的东西还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政策上的事情,这不是两家公司谈判能解决的。

  比如说无人驾驶汽车的法律支持与政策,国内与国外的政策问题。

  国外不清楚,但国内还没有法律提及无人驾驶汽车这方面,管明和魏总自然要商量如何应对上面以及大众的质疑。

  但管明和魏总都不是普通人,先不说管明的上层关系,起码魏总就很有能量。

  当一个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也自然而然的能和上层人物交谈。

  管明印象最深的是联想老板,联想之初,他见到科员,都需要主动上去握手,联想壮大后,见到科长点点头也就完事了。

  而且比较有趣的是,管明和魏总两人的身份,只有企业家是重叠的,剩下的身份都不重叠。

  管明人在南方,同时在火箭基地挂名,大方向来说属于军方。

  而魏总人在北方,同时是人大代表。

  两人能影响的人大部分不相同,这也就意味着两人的总影响面很大。

  管明走的是上层建筑,而魏总走的中下层以及少部分上层建筑。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能100%拿到无人驾驶汽车许可证,但机会很大,非常大,要知道,上头还有给管明下发研究项目,走的类似于回购路线,不能说有求于管明,但却很看重管明。

  而如果说国内的政策难度为3,那国外的难度则为10。

  管明和魏总能影响国内部分的政策,那是因为这俩人对国家的经济、科研发展有补充、有增幅作用,但国外就不同了。

  无人驾驶汽车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隐患,但本质上还是赚钱的。

  如果说国内销售,还算是活跃市场,光大民族企业,那国外的话,则是赤果果的搂钱,而且管明也不会给国外国家、组织提供科技。

  利益没有交换,人家凭什么给你开放市场?

  倒不是说差别对待,仅仅是没有法律支持这一项,就能解释太多事情了,国外市场完全可以等待其他人提供另一款无人驾驶汽车后,再开放市场。

  就好像特斯拉未来进入中国市场,费劲了多大劲,光看有关新闻发布时间就能感觉出来。

  不过魏总也知道管明为人,他表示国内外市场的推广,他会主抓的。

  管明有多懒,看看《对话》中关于富士康和管明的合作就知道了,合作好几年了,俩公司的老总居然没见过面,如果不是正规节目,大概谁都会以为这是假新闻。

  但以科学家、发明家为注解的公司老总,任何人都会报以最大的宽容和善意来理解。

  如同耳聋的贝多芬,没人会怀疑《月光奏鸣曲》不是他的作品,人们只会觉得天嫉英才,只会认为那是心灵的声音。

  ……

  会谈了一个下午,管明邀请他一起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