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3章 招宋应星、宋应升兄弟进京_绝境求生崇祯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了刘大昌对产业的预期,朱由检算是吃了颗定心丸,只要搪瓷厂今年能赚一百五十多万的银子,自己的财政压力就没那么大了。

  “大昌,你这几日先在京里呆着,等朕让人试制的毛布出来以后,你看过原货,再去密云。这样你到了之后,心里也有个数,能大致琢磨出毛布厂该怎么发展。”

  刘大昌被皇帝说的话整的有些感动,他虽然管着一个大厂区,可在宫中的地位并不算高,今天感觉皇帝与他对话,是将他当宫中的重要人物来对待的,这能不令人感动吗?

  打发走了刘大昌后,朱由检让小太监去把周延儒找过来,有个事还得用他。

  “太师、朕最近听人说,江西奉新的一个举人叫宋应星、字长庚。写了一部奇书,叫《天工开物》里边有很多军国重物的制法,完了让人给朕找一下。既然能写出这样的奇书,其人应该也不是庸才。完了让吏部查一下他在何处任官拟道旨,派锦衣卫用最快的速度将他接到京城来,朕要见他一见。”

  皇帝怎么突然对一个举人和他写的书感兴趣了。也不知道是谁给皇帝推荐的这人。宋长庚这人,周延儒好像有点影响,不过感觉很模糊。似乎哪一年科考的时候,见过这个老兄。

  “陛下、老臣回去就让吏部的人去勘察,不过陛下对这种奇技之书,也不要太过注重。治国还得靠正经、用正榜进士。”

  “朕知道轻重,对了、朕还听说宋长庚有位兄长,叫宋应升、他做过知县,颇有吏才。既然去寻他的从弟,就一次把他也招到京城吧。密云县是城北重地,现在又在大建厂区。让有吏才的宋应升知密云县,也算是人尽其用,现任的密云知县调到别处去吧。”

  怎么又出来了个宋应升?哎!这人自己好像有点印象,现在应该在广州府任职!

  “陛下、宋应升臣有些印象,现在应该是在广州府任职,他的品级好像是从五品。调到密云做知县,怕是有些不合适。”

  怎么宋应升的官职还有点高哪!这还有点令人为难。朱由检思索了一下,开口说道:“太师、一年有十五万两以上税银的县,在我大明算上县不?”

  “这自然是顶好的县了!”

  “密云的厂区,今年最少能向朝廷解十五万两银子的税。这还只是第一年,往后缴税二三十万两都不成问题。这样的地方再当一个普通县来对待,就有些不合适了。朕觉得还是让宋应升知密云县,不过在京中的衙门中给他挂个职差这样以来也能体现朝廷对密云的重视。”

  谷/span密云的厂区今年能缴十五万两银子的税?周延儒一听,心思一下活了。现在他缺银子缺的厉害,若是密云的厂区能缴十五万的税,哪宫里的皇庄和矿再缴些,一年最少能给国库弄来三十万两的银子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