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二二三章 巨炮之威_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剩下的十二全部都在后面的弹架上。

  车体后面有一个小小的吊臂,用途就是把每一枚几乎有五个人重的火箭弹吊起来。经过给弹舱口然后放置到载弹板上,再准备进入后膛。作这件事的时候可不是有人可以在旁边抽烟纳凉打混。而是五个组员要一起完成。

  弹载量低所以就要有个弹药车跟随,而这台弹药车也是用虎式坦克改装而成,通常可运载五十枚火箭弹。

  在吊臂的后方还有一座9毫米口径的近距离防卫武器,与其说它是防卫武器不如说它是个“被固定住朝天空射但是没枪管的大型左轮手枪”,它有个转盘式弹舱在车辆战斗室中,每个弹舱中可以置放烟雾弹制造防空掩护的烟幕,或者装置曳光弹,射攻击、指示位置或者求救等讯号。

  如果敌人步兵像蚂蚁一样一拥而上包围“突击虎”的时候,乘员可以从车内射弹舱内的高爆榴弹。这个高爆榴弹就会一飞冲天,大约是两层楼高的高度爆炸,散射出许多碎片杀伤包围车辆的步兵。车体右前方也有针对软性目标的762毫米通用机枪的配置,弹载量为1。

  书归正传,日军的两座要塞构筑在波罗奈河东西两岸二三十米的高地上,冬季波罗奈河完全封冻,河道亦成为了进攻的坦途。但日军要塞形成严密的交叉打击火力,先头部队抵达防线前方两公里处就受阻,日军要塞出的密集炮火和连绵弹雨,完全控制了正面区域。

  由于对库页岛防御的不自信。部署在这里的日军炮兵装备的火炮以明治时期的老式火炮为主,主力是明治三八年式75毫米、15毫米、12毫米和15毫米野战榴弹炮,虽然这些火炮普遍射程近,威力也没有新式野炮强,但胜在造价便宜,制造需要的物资没有那么多,一直在日军存在。

  像库页岛北纬5°防线这种以前不受重视的地区,根本就不可能分配到新式火炮,只能以老式火炮充数。但即便如此,一旦形成强大的封锁弹幕,这些大炮的威力也不容小视,哪怕是装甲奇厚的虎式坦克一旦被15毫米榴弹击中顶部也得趴窝,更不要说普通的步兵了,因此一味地强攻只会无谓地增加伤亡。

  自行火炮平均地部署波罗奈河的东西两岸,由第三十一集团军直属重炮旅旅长董砚上校统一指挥。

  在亲自观察到日军堡垒的情况后,董砚下达了新的作战指令。波罗奈河两岸各四辆“突击虎”隆隆开动,分别驶入了距离日军要塞约三公里的两个小树林,随即开始着手进行射前的准备工作。

  这会儿最前方两个重型坦克连三十多辆“虎式”坦克正在努力炮轰堡垒,二线则是五十多辆自行火炮猛烈开火,密集如注的弹雨完全吸引了要塞里的鬼子的注意力,他们根本就没有觉危机降临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