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世民的尴尬_吃货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阴弘治哪里知道,就凭他阴弘治的智慧,是比不过眼前这个妖女的。

  李佑笑道:“我家珝儿就是聪明。真是一语中的。”

  阴弘治问道:“殿下,王妃说的什么意思,我怎么就不明白呢?”

  李佑笑道:“舅舅,这件事您就别操心了,多大点事儿啊。”

  两仪殿,书房。

  “臣高静明参见陛下。”高静明说道。

  李世民心道:“来了。准是替阴弘治说情的。”他不动声色的问道:“有事儿吗?”

  高静明说道:“陛下,齐王殿下刚刚找臣说了一件事儿,臣觉得很有道理。”

  李世民不满地问道:“什么事情有道理啊?”

  高静明说道:“齐王殿下建议,开设对草原薛延陀部、契苾部和铁勒部的边贸。分别在丰州、胜州和云州边境上建立一个大型的集贸市场。陛下请看。”

  他走到墙上挂着的舆图面前,指着上面的地名说道:“陛下,丰州的祈县、胜州的沐县和云州的云川县。”

  这些地方李世民都亲自去过,他说道:“这三处分别是通向草原各部的交通要道。你接着说。”

  高静明说道:“我朝高产小麦和谷子已经向全国推广,北方种植水稻的试验,也已经取得了成功,明年就可以大范围的推广。我朝的粮食问题修已经基本解决了。”

  一说起这个,李世民的心情就极好。他想做千古一帝,百姓们不为粮食发愁,这就是古往今来帝王们做不到的。如今的大唐,全面解决粮食问题,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可以说几年内就可以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了。

  高静明说道:“陛下,齐王殿下说,粮食问题解决以后,很快就会出现生产过剩的问题……”

  古代人大多数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吃不饱肚子,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的概念在他们头脑中是不存在的。李佑以前就多次跟高静明探讨过这些问题,他这个户部尚书脑子里终于有了这样的概念。

  他说道:“陛下,所谓谷贱伤农,一旦粮食生产过剩,粮食的价格必然会大幅下降,农户也就没有了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这样整个唐的粮食生产,就会遭受巨大的挫折。百姓们也会怨声载道。”

  李世民治明白了他所说的这个问题,他很郁闷,没想到粮食多了也会成为灾害。他问道:“你们有什么对策?”

  高静明说道:“第一,在各个县级以上官府,建立大型粮食储备库,不再往长安集中,由户部掌管,在当地为官府、军队调拨粮食,避免了长途运输所带来的损耗。同时方便当地进行赈灾。”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你接着说。”

  高静明说道:“这样还不能解决全部的粮食问题,多余的粮食会越来越多。”

  李世民打断了态度话,说道:“你们的意思是用粮食对外开边贸?”

  “陛下英明,齐王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