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蒋干盗书_吃货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淳风的神情突然紧张起来,他向窗外望了一眼,旋即恢复了常态。他说道:“那天……”

  李淳风想起那天的情景,至今心有余悸。

  当时,他面对李世民探究的目光,心中抱着为国为民的想法,镇定自若,目光毫不退缩地迎了上去。

  李世民半晌没有开口,只是盯着李淳风,他在给李淳风施加压力,看看他到底有没有鬼。

  李淳风的目光平和坦然。

  李世民问道:“我大唐国运如何?可延续多少年?你可直说,朕赦你无罪。”

  李淳风说道:“陛下,臣推算,大唐百五十年内国运昌盛,然后会逐渐衰落,可延续三百年。”

  李世民熟知历史,从黄帝开始,超过三百年的朝代并不多,长的有周八百年(791年),汉四百年,其余的百十年,数十年甚至昙花一现。

  三百年是个中上的数字。

  李世民尽管希望唐朝千秋万代,可是他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子孙能够各个像自己一样英明。秦始皇是他认可的帝王之一,不过二世而亡。

  李世民问道:“你如何推断而知?”

  李淳风说道:“谶曰:累累硕果,莫明其数 ,一果一仁,即新即故。

  颂曰:万物土中生, 二九先成实 ,一统定中原 ,阴盛阳先竭。

  大唐传二十一帝而终。”

  李淳风的推算或许是巧合,唐朝从李渊开始到李祝结束,正好二十一位皇帝。

  李世民沉默了一阵,问道:“可有改运之法?”

  李淳风说道:“有。”

  李世民问道:“当如何去做?”

  李淳风说道:“陛下乃千古一帝,如果陛下的后人各个如陛下这般英武不凡,大唐可永传于世。”

  李世民摇摇头说道:“说具体之法吧。”

  李淳风说道:“天圆地方,汇于一点。自我修身,外加谏劝。”

  他解释到,就是不可实行分封制和节度使制度,皇权必须集中在中央。而集权制要有自我完善的能力,还要有监督机制。

  李佑研究了唐朝的历史,发现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和朋党之争。他作为李氏子孙,重要为大唐做点什么吧。

  目前大唐对宦官管理很严,暂时不会出现宦官专权这个问题。

  朋党之争有李承乾、李恪和李泰等人,已经出现了苗头。但是有房玄龄、魏征等一大批能臣在,暂时也不会危及大唐的整体。

  这两个问题,李淳风也不便于提起。

  李佑重点让李淳风讲的就是藩镇割据。如果说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能够导致朝廷虚弱,藩镇割据则能够导致朝廷直接败亡。

  唐朝走向衰败和灭亡,就是因为实行了节度使制度,结果诞生了一批军阀,朝廷被架空,最终被军阀取代。

  从安史之乱的节度使安禄山叛乱到最终唐朝被节度使朱温灭亡,就是明证。

  目前大唐实行的分封制,皇子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