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7章 攻克金华_我在大明造航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军一路前进,抵达金华的东郊,并在此驻扎。

  在此,薛贵仁见到了曲梁派来的心腹。

  曲梁要投降,愿意和吴军里应外合,这是意外之喜,薛贵仁自然是双手欢迎。

  约定好计划之后,薛贵仁也没有立即进攻,而是派出了使者去求见朱大典。

  里应外合只是备用计划,他还有一招更妙的劝降。

  在杭州的时候,阮大铖和马士英就派人送了他们的亲笔信给刘汉三,表示如果遇到朱大典,可以把这两封亲笔信交给他进行劝降。

  而如今,貌似这两封信还真用得上。

  朱大典和马士英、阮大铖两人的私交不错,他们两个想要靠以前的关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信被送到了朱大典的手中,朱大典看过之后却是将信撕成了碎片,然后把薛贵仁的使者赶走。

  他和阮大铖等人交好,那是建立在大家都为明朝臣子的前提下。

  如今各为其主,他已经不愿意再和马士英他们称兄道弟了。

  在历史上,朱大典也是撕了阮大铖的劝降书,一心忠于大明。

  他这个人有些迂腐,当然,也有年纪大了的原因。

  到了他这个年纪,基本上都看的很开,无欲无求,只想留一个忠君的名声。

  如果他再年轻个二十岁,也许就是另一个想法了。

  朱大典不降,薛贵仁也无所谓,安排军队休息了一天,第二日他就发动了进攻。

  没有大炮,也没有空军,但薛仁贵一点都不慌。

  如今的明军已经成了惊弓之鸟,还能有多少战意?

  只需要登上城头,守军就会仓皇逃窜,金华就可以宣布拿下。

  燧发枪部打头阵,压制敌军,掩护其他人搭建木板浮桥。

  这已经是吴军的标准攻城套路,熟练的很。

  朱大典还想让弓箭手进行还击,结果自然是被打的不敢再抬头。

  朱大典见状叹了口气,忍不住想起了阮大铖给他的亲笔信。

  信中,阮大铖给他描绘了下南京的现状,向他诉说了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劝说他要识时务。

  保住小命,有生之年来一趟南京,见识见识那些新奇的事物,也不枉此生。

  事实上,朱大典还是挺心动的。

  毕竟,阮大铖笔下描绘的南京,简直就跟天庭仙界一样。

  更重要的是,吴长庆也是汉人,投降吴长庆其实也不会背什么骂名。

  如今南京的那些降臣,一个个都过的很滋润。

  但是,为了保住一世英名,他最终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好奇心。

  每个人的追求都不一样,有的人追求物质生活,有的人则是追求精神上的一点享受。

  为了确保自己是个忠臣,朱大典完全不顾儿女后代的生活。

  这到底是忠诚还是愚忠,就很难说的清了。

  没过多久,吴军几乎没有什么损伤的搭建好了浮桥,那些扛着攻城梯的士兵已经靠近。其中,有一部分精锐悄悄的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