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45章 难题_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傲个屁。

  “程工,你的意思是他们现在活得不咋地?”

  程功叹息一声:“自从拨改贷后,电子工业方面这几年已经大不如前了,国家不在这方面投资,反而还要从企业抽血,能景气才怪。”

  对于拨改贷万峰不是很清楚,上一世他除了修理家电算是和电子业有接触,其余的他一窍不通,哪里会知道拨改贷是怎么回事儿。

  程功就粗略地给万峰解释了一番。

  万峰听懂了。

  以往国有企业从政府财政获得拨款,作为工厂流动资金或技术改造经费。企业盈利后将利润上缴国家财政,形成了良性循环。

  拨改贷政策是将政府财政拨款,改为企业向银行贷款,还要支付高额利息。

  企业的利润照样要上交财政,这样政府不仅不投一分钱,反而像从前一样,抽走企业的大部分收入,导致企业迅速陷入亏损困境。

  比如像当时华国最大的半导体企业,就是刚才程功说的尚海元件五厂。八零年利润高达两千零七十万元,到了八五年就已经走下坡路了,但产值仍然高达六千七百万元,利润也有一千二百万元。然而到了今年,目前该厂产值已经下降到不足千万元,全厂一千五百人基本已经陷入绝境。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用国家扶持,这个厂活不了几年。”

  “这是真的”万峰疑惑地问。

  他知道八十年代华国在半导体方面就是比世界落后也没落后多少,但是到了九十年代突然就不行了,原因他并不是很清楚。

  “我就是从那个厂子里出来的,米总哪里还有一些也是从哪里出来的人,有些还是去年出来的,就是感觉没有前途。不但五厂没有前途,尚海和电子半导体相关的企业都是如此。”

  改开初期,国家一千二百,只能割舍一些产业把有限的资金用到能即刻发挥效益的方面。

  半导体行业投资大见效慢,自然也就被割舍了。

  这是半导体行业的不幸。

  这对半导体行业是个不幸,但是对万峰来说却宛如福音。

  有这样的事情他还操心什么人才,连锅端来不就完了?

  但是冷静下来一考虑,万峰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一个民营企业,要并购国营企业?

  现在可不是时候,就是有这个想法也得几年以后才敢去实现。

  而且他就是想去招聘人才,也不敢明目张胆,挖什么主义墙角的帽子他可不想戴。

  人家虽然苟延残喘,起码还活着,自己一旦把顶尖的人才弄走,人家倒了,不怪到他头上才是怪事儿。

  这个罪名可是不轻的。

  哎呀这可怎么办?

  哪里有大量的人才闲置却不能为己所用。

  万峰把自己的想法和疑虑说了出来,程功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只是个科研人才,对社会上这些事情他也无能为力。

  万峰觉得他有必要到京城去向米广南和万首吾求教。

  也许他们能给他一个圆满的解决方法。

  下个月他们不是要组团去不卢塞尔参加博览会吗!

  到时候把这个问题拿出来摆一摆。

  说不定就圆满解决了。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