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23章 生疏的感觉_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道四十二,齐红二十三。

  万峰叹息了一声,这个差距没法弥补,就只剩下中间找齐了。

  想到这里万峰嘿嘿地笑了起来。

  就怕中间呀找不齐呀!

  陈天赐不知道真有了这样一个后妈该怎么处理?他会不会离家出走?

  有周冰花看着他离家出走的希望不大,再说企业在这里他离家出走了干啥去?这种可能性几乎不会发生。

  但是气得喝药的可能还是有的。

  现在还没有百草枯,估计也就喝点卤水什么的,若是喝了被发现了就得给他灌米田共了。

  陈道和齐红明显是在讨论机械问题,看着陈道和齐红像父女一样,总感觉可能性不大。

  如果成了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万峰也无法预测。

  摇摇头,万峰往车间里面走,来到了车间的另一头。

  在这个车间的另一边,李达等原来南湾厂的国产的七八个技术人员则和几个苏联技术人员在争论着什么。

  梁冰玉在一边手忙脚乱地翻译。

  万峰凑过去听了听,原来是在辩论关于一台工作中心的局部改良方案。

  所谓的工作中心就是集刨铣磨等为一体的综合机床。

  一些复杂高精度的部件经过数控可以一次性地在这台床子上制造出来。

  华国的这些技术人员是非常有钻研精神的,在没弄明白数控机床的原理时,他们对这些高大上的东西是抱着敬畏的心理的。

  但是在一旦弄明白对方也不过是黔之驴后,就动了改良的心思。

  苏联人造机械向来都是毛手毛脚的,很多地方就是粗枝大叶的,他们通常用差不多就行的方式做事。

  华国的员工要改良的就是这些在毛子人看着差不多的地方。

  关于机床改良这种问题对万峰来讲深奥了点,他那点机械加工知识接受不了。

  但是他相信,这些毛糙的机床经过华国技术人员改良,一定会发挥出比原来更加优秀的性能。

  万峰觉得在这里滥竽充数是不明智的做法,还是到四不像车间去转悠转悠吧。

  四不像车间和摩托车车间并不在一起,它在厂区的南侧,如果在工厂院子中间垒一道墙完全可以把四不像车间和摩托车车间分割成两个工厂。

  万峰走出摩托车间的时候,看到工厂的院子里停着五辆卡车,有一辆已经装车完毕,另外一辆卡车正在装车,这是张石阡的发货车队。

  他要的一百台摩托昨天装车运走了五十辆,今天还有剩下的五十辆。

  这些摩托车到了渤海会上船然后运到尚海落地。

  至于是在尚海销售还是运到东广万峰就不清楚了。

  卡车外面,他进来时那些试骑的人依然聚集在厂门口外面的广场上在议论什么。

  已经有好几批人试骑过了。

  两辆试骑的车一下可以试骑两人,现在已经有十多人试骑完毕,正在议论摩托车的优缺点。

  万峰悄悄凑过去,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