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四、巴尔干_双鹰旗下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80年7月,经过不断地对比和评估,最终李总督决定先瞒着朝廷,按照吴维所提出的设计方案,订购两艘“定远”级装甲巡洋舰。1880年9月,李凤苞才奉命正式与伊斯莱亚造船厂签订了造舰合同。

  其时,的里雅斯特的皇家造船厂里,两艘“格拉茨”级装甲舰已经开工一月有余。

  只不过这时候的吴维,心思已经早已经不在船厂了。

  1880年3月,在沙俄的鼓动下,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门的内哥罗和保加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奥斯曼统治的民族起义。奥斯曼帝国虽然对起义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但却未能控制局势的变化,它在巴尔干的统治开始动摇起来。

  一直在觊觎着君士坦丁堡,意图通过控制巴尔干然后再控制由地中海进入黑海的咽喉博斯普鲁斯海峡,以便打通它谋求已久的出海口的沙俄顿时振作了起来,雄心壮志的亚历山大二世积极地寻求介入巴尔干的局势。

  沙俄方面打着“拯救奥斯曼帝国压迫下的基督徒”和“保护斯拉夫兄弟”的旗号,先是通过外交途径向奥斯曼高层施加压力,但是土鸡仗着背后有约翰牛的支持,恫吓的效果并不怎么明显。而沙俄所提出的集体保护斯拉夫人权益的主张遭到了英国的反对。随后亚历山大二世又倡议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保加利亚实行自治,也遭到了奥斯曼帝国方面的拒绝。土耳其依仗着英国在背后的支持,力图在战场上彻底打败起义者和于1880年6月对奥斯曼宣战的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

  当战场上的形势明显地有利于土耳其政府时,亚历山大二世便于1880年9月24日正式对土宣战。10月,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均宣布加入俄方,共同对土耳其作战。

  第十次俄土战争爆发。

  也许是因为奥地利所建造的舰船太过先进的原因,俄国黑海舰队仿造舰船,重建的速度落后,这才导致这场战争的延后。

  根据这些迹象,吴维判断实际上巴尔干地区的起义是沙俄在背后鼓动和操控的。

  对于亚二的态度和决定,吴维持欢迎和支持的立场——这正好的弗朗茨皇帝和外交大臣门斯多夫的想法相反。弗朗茨皇帝担忧沙俄势力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而门斯多夫伯爵却被英国人所抛出来的诱饵给钓住了——英国人希望用扼制德国出海口处的赫尔戈兰岛来换取德奥帝国在巴尔干问题上站在英国一方。

  英国人用又不允许建要塞如同鸡肋般的赫尔戈兰岛来换取德奥与沙俄之间的决裂,绝对是一笔大赚特赚的买卖。

  吴维在强烈反对与英国结盟的外交策略,结果皇帝嫌吴维呆在维也纳碍事,他把吴维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你不是一直希望得到的黎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