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三章 马其顿方阵_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唐军连下七座镇子,势如破竹,于是纷纷出兵,组成二十万人的联军,阻挡唐军。

  两支兵马在锡尔河上游支流相遇,旌旗蔽空,延绵几十里。

  王昌龄跟随在高仙芝身旁,观望整个战场。

  大宛国联军虽然人数更多,但队形散乱,很明显是从几十个城邦和部落临时拼凑出来的乌合之众。

  相比之下,安西军这边的十几万仆从军虽然队形一样散乱,但作为核心的四万唐军,队形严整,最前排的明光甲重步兵握着陌刀。

  在阳光照射下,一排排整齐的陌刀反射刺眼的光线,与明光甲反射的光线相互映衬,真正是甲光向日金鳞开。

  四万唐军军阵森严,装备的是安西都护府最好的明光甲、陌刀、唐横刀、唐弩,就连骑兵使用的战马都是西域最好的一批战马。

  至于唐军的仆从军,装备五花八门,披甲率更是低得令人发指。

  高仙芝对待西域各个部落相当苛刻,征收重税,但对嫡系的唐军却没话说。

  这支唐军在西域可以以一当十。

  在唐军最前方,是一员握着陌刀的唐军猛将,身高七尺,力大超群,身披三层铁甲,统率安西军最精锐的陌刀队。

  他不时向后方观望,希望看到主将高仙芝进攻的令旗。

  “这些大宛国的蛮夷,真是不识抬举,若是活捉他们,全部诛杀。”

  高仙芝对顽抗的大宛国众多贵族不满。

  只有用一场决定性的战役,狠狠教训这些贵族一顿,上千人头落地,才能在大宛国立威。

  在高仙芝身边,身材矮小、斜眼跛足的部将封常清眯着眼睛,纵观整个战场。

  如果只有这二十万大宛国联军,那么仅仅四万唐军,便可以败之。

  双方的披甲率不在一个层次。

  然而,封常清却有惴惴不安之感。

  大宛国众多贵族已经知道攻入大宛国的是赫赫有名的大唐盛世的安西军,安西军武德充沛,双方实力不在一个层次,这些大宛贵族却执意顽抗,说不定会有后手。

  王昌龄对军事的理解不如高仙芝、封常清两个安西名将,他要见证安西军与大宛军在锡尔河的大战。

  安西都护府、大宛国调动来参与此战的兵马超过了三十万,可以说是盛况空前。

  整个西域,如此规模的大战,并不常见。

  “时间差不多了。”

  高仙芝正要下达进攻的命令。

  忽然,一个操纵战鹰的突厥人向高仙芝示警:“都护大人,有一支五万人的军团,正在向战场接近!”

  “传令全军,在没有新的命令之前,呈防守姿态!”

  高仙芝急忙更改命令。

  突然有一支的五万人的援军入场,让高仙芝、封常清等安西武将不得不快速应变。

  如果到来的只是五万人的乌合之众,那么高仙芝、封常清等戍边名将并不畏惧,最怕的是大宛人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援军。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