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5章 锦儿你很像送考的家长哦_农门继室的诰命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眨眼间就到了会试日子,三月初六。

  在古代有春闺跟秋闺,每个朝代不同。

  这大秦就是每三年举办春闺,学子一考结束,最后决出状元的“殿试”,一般安排在三月里的春天,即所谓“三月廷试”。

  小锦起了个早,由于经历过一次江逸程乡试,有了经验。这次小锦给他准备食物时可就不慌不忙了。

  让黄嬷嬷把她早前找铁匠师傅打造的平底锅拿出来,她要做鸡蛋饼让江逸程带进考场。

  鸡蛋饼既抗饿还能存放几天,就是发硬了口感也不错,比做的饼子糕点好吃些。

  黄嬷嬷本来厨艺就很不错,在小锦指导下滩的鸡蛋饼软硬适度,双面金黄。

  一面是涂着薄薄的一层鸡蛋上面浇着小语调制的口感超好吃的酱汁。

  做了十大张鸡蛋饼,没生菜可包,就把大白菜上半面菜叶切下洗净用冷开水过了,沥干净水,合着酱汁一张饼一张饼的紧紧包卷起来。

  再用油纸把每张饼分开包着,最后再用块新的棉布把鸡蛋饼裹紧,放到带进考场的食盒里。

  把煨得浓浓酥烂的老母鸡蛋用陶罐盛满,放进小锦做的棉捂子里,也能保持一天到晚不凉。

  怕他闹肚子,还煮了红糖生姜水倒进当初给宇蔚喝粥的瓷瓶里用棉套裹紧实。

  黄嬷嬷还为主子去考场准备的能放好几天的五香牛肉干,牛肉干既抗饿又好吃,也是考场必备之食品。

  食物用早就准备好的一个几层高的大食盒装得满满的,

  小锦把江逸程带进去考场的食盒子里的东西仔细又查了一遍,连上厕所的纸都记得放在里面。

  让新一先拎上马车里去。

  会考要考三场,每场要考三天。

  也就是说江逸程只有头一天的吃食是暖的,其余两天可就要吃冷掉的食物。

  现在虽说是三月份,但还是春寒料峭,时常还有春雨下着。

  遇到体弱的寒门弟子,考试时的紧张加上饥寒交迫,考试场上不晕过去也算是他命好。

  就像范进中取那样逼疯的也是有的。

  年前就吩咐何绣娘做了一件深篮的厚棉袍让江逸程穿在身上,既保暖有耐脏。

  他想起自己那年高考时的情景,自己的妈妈不情不愿只给了十元钱,虽说九十年代十元钱也能买好些东西。

  可也只能是吃两顿饭的钱。还是奶奶用她每日带晚给人编织鱼网的二十多元钱还贱卖了她一对绞丝银手镯,这才凑足了他的伙食费。

  谁想到他晚上跟他睡在一起的弟弟趁他睡着后竟偷偷摸去了他藏在包底的钱,贪心地拿去其中的一半钱。

  害得他到了县城交钱给带队的老师时才发现钱被偷了......

  那时候人都不富裕,教师工资也低,也没有送考的家长。

  只交了三天旅社费,就剩下一天的伙食钱。

  江逸程脸皮薄,没舍得在旅店里的食堂吃,他都是在外面买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