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六二章 立场和态度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曦处理的很随意,但内阁却不能这样随意,也不能随意。

  在太子将宗泽的文章带到议事厅后,让书记员誊抄后,每位内阁传递了一份。

  不一会儿,内阁就又集中议事了。

  不仅如此,王安石还让人把曾布唤来…~

  “子宣,此人来历可清楚?”

  曾布很少参与内阁议事,这是范纯仁的活,他不像蔡确那样。所以,相对于蔡确,曾布在内阁的人缘还不错。

  突然被召集议事,他还有点奇怪……毕竟近日内参没有什么涉及三品以上朝臣的弹章。

  没想到是这事……

  “回王相,宗泽宗汝霖,婺州人士,其父虽为读书人,并未参加过大考。”

  “宗汝霖十六岁外出游历,在国朝各州府的抵报撰写些风土人情的文章,并以此自给自足。”

  从抵报允许民间承办以来,这些年也施行了撰稿人赚取稿费的事。

  官家为此还有过专门的批示,认为抵报撰稿也是一种学识传道,既然求学有束脩,撰稿人也应该有稿费。

  “前段时间宗汝霖抵达京兆府,便撰写了此文。”

  “曾布以为,以此文判断此人颇有才华,胸中算有文韬武略……”

  曾布也确实是从这篇文章而看重宗泽这人,否则也不会直接将文章呈于官家。

  “子宣,老夫是问,此宗汝霖现在可还在京兆府?”

  王安石似乎有点焦急。

  “回王相,下官在见到此文之后,便知晓京兆府监察官予以关注,应该此时还在京兆府,否则京兆府会有奏报。”

  这一点曾布还是考虑到了。虽然曾布不曾参与过内阁议事,总监察衙门还是有相关记录的,他也有权阅览。

  “没必要如此慎重吧?不过是一位士子求幸进而选择的一个途径而已。”

  在章惇看来,即便是宗泽文章中所说的事真的,对国朝不会有任何意外。就以现在国朝的军力,即便是西北、西南都有些小范围的作乱,根本不会影响到朝廷的决策。

  再说了,宗泽估计也就是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作为阁老尔等他们,完全没必要如此重视此人。

  朝廷越重视,就证明这条路行得通。倘若此风一开,天下读书人都算是找到的捷径,动不动就妄议边疆形势,就没边了。

  这样召集内阁讨论一个士子的文章,在章惇看来已经算是殊荣了。

  “章阁老,并非如此。若真是一名士子的求进之为,倒也好说。老夫看此文章,应该是对北辽、西北西南都有所了解的,所陈述的也是事实。”

  “不管怎样,为国朝稳妥计,都应该予以重视。在老夫看来,一旦此文刊登并被有心人看到,势必在朝廷未完全之前,国朝内部就会生乱事,更有可能是一些势力蓄积力量,待国朝与北辽战事开始时作乱。”

  “不管是那一种形式,对于国朝而言都不是好事。”

  从看问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