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四一章 王安石的执拗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逃避税负。”

  吕惠卿辩驳了,说是辩驳,但吕惠卿的语气和情绪保持的很好,像在陈述。

  没有像王安石那样激动。

  王安石跟富弼最大的区别是,王安石没有富弼圆润,或者说耿直一些,眼里揉不下沙子。

  在某种程度上,王安石要比富弼秉公,同样,在某种程度上,王安石没有富弼的政治智慧高。

  在上一届的内阁,富弼可以做到整个内阁在明面上是一团和气,很多争端都会在内阁之间先协调好,而不是这样在官家面前争吵。

  在一定意义上讲,内阁首辅在跟内阁大臣争辩是,就表示已经落了下乘。

  原本的历史,王安石新政最终人离政息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王安石能力很强,治政一道,在整个国朝,纵观历代相公,他也是相当靠前的。

  可王安石在为人处事方面,确实不算高明。

  想来原本的王安石,不说他使用的那些人,就说他的亲近。

  司马光反目成仇,吕惠卿背叛,就连他的扶养成人的兄弟,也对他的变革不予支持,更别提什么儿女亲家,所有的资源,因为他的个性,被他一个个的惹光了。

  后世评论,王安石是触犯了士族或者地主阶层的利益……

  事实上,王安石确实做事或许严苛,手段过于激烈。原本历史上王安石的变法的结果,不仅仅只是一个侵犯某个阶层利益那么简单。

  或许,他身的性格,也应该是原因之一。

  赵曦来到这个时代,在一定程度上是吸取了历史上各种变法的教训。

  变革,应该慎重考虑的便是人亡政息的问题。

  赵曦的变革是采用了一种先给予的方法,并且在站队立场的情况下,循序渐进的缓缓改变。

  王安石…~唉!

  “以应该缴纳于朝廷的税负供养海盗,不仅仅使朝廷税负减少,还滋长了海盗的气焰,甚至助长了海盗的发展。”

  “朝廷若对此类情况熟视无睹,既往不咎,如何正朝纲?”

  赵曦愣神的这一阵,王安石还在跟章惇、吕惠卿激辩。

  真不知道到底是因为海运,还是因为被原本自己提携的人剥了面子。

  “王相留对,其余人散了……”

  这还是陈习,总喜欢在人前争辩以显示自己的见解和能力。

  就不能底下沟通好吗?就不能在台面上表现的和光同尘吗?

  “王相,是否觉得朕应该支持你的建议,毕竟王相是出于公心,是为了朝廷。”

  留下王安石奏对,赵曦并没有当众表态支持他的观点,这让王安石脸色不太好看。

  赵曦这样说了,但王安石仍然没有缓解心中的不满。

  “王相,可曾详细分析过这份奏报?”

  “臣看过了。”

  “不是看过,而是要详细分析。朕告诉你,若是以王相建议,整个国朝从事海运者,将无一遗漏,全部都要受到惩罚。”

  “官家,既然有违朝廷法令,就该受到惩罚!”

  还真是个拗相公。

  “王相,朕不说朕已经说过既往不咎的话,也不说法不责众。就说这些海运商贾这样做的原因。”

  “商贾纳税,是因为朝廷维护着一个相对公平的交易秩序,而朝廷收了税负,就有维护公平的义务。”

  “这些海商呢?朝廷做了什么?朝廷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又如何能要求商贾尽纳税的义务?”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