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六六章 稚圭,别执迷了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思所想……

  他可是内阁大臣呀,就目前的朝廷境况,又有三级决策制,一个不能跟官家同步的内阁大臣,结果可想而知。

  没看张方平和陈升之那样的火爆性子,都已经顺从了。没看见司马光那样的倔头,已经彻底在朝政上靠边站了。

  韩琦也在担心……

  当然,是不是有其他想法,他自己也说不清。反正挺乱的。

  “稚圭,老夫想问你,你认为官家这是要对文臣动手的先兆?”

  韩琦不想表达请教,可富弼却当成了请教,直接就是以说教的态度面对。他需要告诉韩琦…~确实需要指教。

  “确实如此。”

  “稚圭,此言差矣!官家针对文臣,这不是第一次!还记得官家还是太子时南征吗?”

  “当初的广南西路,那些主兵事的文臣主官,开门迎侬贼,致使整个广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官家当初是怎样处置那些文臣的?”

  “仅仅是侮辱吗?是杀头吗?不是!是彻底断绝了他们活着的任何机会,然后他们成了人人喊打的存在。因为什么?因为他们叛国投敌!”

  “这么多年过去了,官家即便是执政,可曾有针对文臣的作为?不管是将大比法定化,还是建造贡院,封赏曲阜孔家人,何曾针对过文臣?何曾降低过文臣的地位?”

  “稚圭,你执着了!官家不是针对文臣,也不会有牵制文臣的意图。官家只是就事论事。”

  “纵观官家的行为,是真正以民为重,凡以一己之私损害子民者,才是官家要惩处的范围!”

  “对于令狐久一干人,老夫对官家的处置深表赞同,甚至在老夫看来,还不够!砍其头,暴其尸也未尝不可!”

  富弼说着都有些激动了,又想起他当初看到奏报时的心情。

  官家其实一直在对文臣忍让,甚至很多时候都妥协了。可文臣一次次的挑战官家的底线…~百姓,就是官家的底线!

  “稚圭,我等不是没有忤逆过官家,甚至王介甫的儿子有直呼官家名讳的事。官家可有在意?”

  “其实,相比我等臣工,官家是最在意子民的!有此贤君,我等还需要制衡吗?”

  “稚圭,君臣制衡,首先要明白为什么制衡?是担心帝王乱命,内阁大臣的封驳权同样是这样的作用。”

  “我且问你,自官家即位以来,可曾有一次乱命?即便是我等无法看到结果的皇命,最后的结果都证明我等错了。”

  “这十几年,大宋王朝的改变,是我等看在眼里的,百姓的改观是大家深有感触的。有这样的君王,我等为何要纠结于君臣制衡?”

  “君为主,臣为辅,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先帝时,是因为先帝犹豫的性格,臣工便有了左右君王决策的想法。”

  “稚圭,那不正常!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一个家,倘若有太多做主的人,这个家只会出现乱象。这也是先帝时大宋不敢言兵事的原因之一,这也是先帝时相公们频繁更迭的原因,这也是先帝时朝臣相互倾轧弹劾的原因之一!”

  “稚圭,官家即位以来,没有一项决断是祸国殃民的,没有一项措施是祸乱朝纲的。我等臣工,为什么还要制衡?”

  “在这般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大时代,我等臣工只要用心辅助君王,便可开创大宋盛世,我等就可以青史留名!”

  “稚圭,别执迷了!”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