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一二章 战略谋划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诸位对本次征战的将帅安排认同。”

  “在这一点上,曦曾多次推演,也在护卫营有过商讨,虽无诸位相公分析周全,但大体方略类同。”

  戴戴帽子,说些恭维的话,少不了自己什么,却能让大家开心。

  临战前,最主要是君臣同心,甚至整个国朝众志成城。

  果然,乍然间冷下来的垂拱殿,瞬间感觉舒爽了。

  “对于西贼以及整个边境地形地貌的熟悉,曦急需韩相、富相、狄帅的提点。”

  “同样,整个战事大方略方面,包括将帅安排,也需要中枢谋划和拟订。至于战术……”

  赵曦很怕朝堂把那些祖宗的阵图拿出来现眼……说那些是刻舟求剑算是留面子了,那纯粹就是哪战事开玩笑的。

  如何把握战机,即便是临场都需要统帅有相当的敏锐性,否则也就没有名将的说法了。

  那几张画画,让将帅按图索骥……

  还好,没人提阵图。

  “战机是战场上最不确定的因素,这需要将帅具有临机决断之权限,也就是在战术上,对各路将帅不做限定……”

  “殿下,恐怕不妥。如殿下曾言,任何战争都有它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倘若任由将帅发挥,很可能造成目标分离,南辕北辙的结果。”

  “如今虽尚不知西贼出兵几何,到国朝动用兵力,朝堂估计应该在十五万以上。如此众多的兵力,若不能集中在一点上,恐怕最终战果惨淡。”首发、域名请记住_三

  很含蓄了,没说赵曦乱弹琴。

  “韩相所言极是。曦所言临机决断之权,并非指大方向的改变,而是指在完成大的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如何达到这一目标的作战过程。”

  “比如,假设将决战地点设定于会川,那么,整个战前指挥部要规定何时形成决战地点的包围圈,每一路兵马,必须按期抵达。”

  “但如何抵达,中途各路兵马走那条道,杀多少敌,是迂回还是一路冲杀,是越境还是自国朝境抵达,一律不做限制。”

  “也就是说,在完成战略目标的前提下,任何一路将帅,都可以临机决断本路兵马的具体战术。”

  赵曦在这时代,还没有见过所谓的战略和战术的说法,只能是以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解释。

  至于到底这一战怎么打,还真不是可以在朝堂拟订的,而是在形成战前指挥部后,召集所有将领,进行一次真正的作战部署。

  跟一群文臣谈战事,若就这么都定下来,赵曦真不确定最终会是怎样的结果。

  现在能定下的,第一个就是西夏进攻的路线图。第二个是各路将帅的安排。

  三川口、定川寨、好水川……几次国朝与西夏的大战,基本都在萧关自秦州的这条峡谷内,两国的边境也只有这一条峡谷具备大规模作战的地形条件……

  至于将帅,赵曦除了了解狄青,其他人都谈不上了解。如何得当的运用,并发挥他们的优势,这需要进一步了解观察才能决定。

  “战事职衔如何确定?”

  按照惯例,职衔无非是什么安抚使、兵马总管、知兵事、钦辖之类的官衔。

  当富弼听到太子殿下说什么战前指挥部时,就感觉这名称好像更适用于作战时的职衔。

  “爹爹,各位相公,曦建议成立前线指挥部,并设置总指挥一名,各路兵马各设指挥一名。从而与朝廷的后方战略指挥区分开。”

  “在征战时,不论本官职位高低,文臣还是武将,一律以前线指挥部的命令为尊。”

  “另外,授予前线指挥部先斩后奏之权,战时不论文武,凡干扰或违背前线指挥部命令者,均可执行战场纪律。”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