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六零章 声东击西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偷生而已。

  这次西军平息广南之乱,胜利是一场接着一场。太子殿下又画了饼,让这些文臣,特别是广南的这些文臣,似乎看到了战争的红利。

  所以,当赵曦说完后,所有人都亮了眼。

  所有事都不用赵曦管,虽然安抚使衙门只同意调集万人西军,好歹是同意了方略。

  至于西军谁去谁留,那是狄青的事儿。不过赵曦说了,必须擅长于奔袭、投掷以及对火药弹相对熟悉的军卒。

  至于安抚使衙门怎样哄侬人,也不用赵曦操心。

  就是侬智高,也大不了是许些钱粮和田地。再说了,赵曦前几日提过的侬人治侬,阶层教化的想法,他不认为广南安抚使衙门没做准备。

  话说,就广源城就俘虏了不少首领,在被侬智高抛弃之后,国朝有点利,就应该能拉拢一些侬人部落。

  整个广南与安南边界,几乎全部是是羁糜州,而赵曦这次方略,很明显还是个偷袭。所以,还是得昼伏夜出。

  即便是如此,赵曦仍然是建议分散行军。不说广南之乱会有避难者逃至山林,就说这地方的原住民,真没法确定他们的倾向。安南与国朝,在他们心中的亲疏,没法确定。

  说定的三日后,子时刚到,这一万多军卒边开拔了。

  远行,在广南这地方并不累,这深山老林都是山水相傍,水流并不湍急,很平缓,相当适合行军。

  顺左江,再转明江,一路多是顺流而下,比上次赵曦他们从邕州奔袭广南要轻松多了。

  一万多军卒,即便是分散行军,也难免会碰到些躲在行军路线上的山民……依山傍水,本就是人们的居住习惯。

  若未尝有人发觉,也就是都正常睡觉的,大军也就这样悄悄的过去了。

  若是真遇到倒霉蛋,三更半夜不睡觉,到处晃荡,与大军遭遇了……那真的是对不起。

  就是赵曦把他们都看做是国朝子民,一样没心慈手软,整个奔袭的将士,都一样的心思。

  几个,乃至几十个山民,相比较万数将士,相比较广南百年和平,真的可以忽略不计。

  永平寨,说起来是个军寨,实际上形同虚设。

  每隔几年,安南就会有骚扰劫掠广南的事,大多数是从永平寨入境的。

  加上着地方又是羁糜州,虽然是归属于邕州左江道,事实上,邕州从来未对这地方行使过管理的权限和责任。

  所以,这军寨除了形,没一点军寨的样,若不是往来的商贾为歇脚方便,不停的修缮,估计早荒芜了。

  至于土司,除了设卡划拉些财货,根本没有守土的意识。

  而此时,永平寨一下子涌进了万名军卒……

  赵曦还没来得及下令,在如此混乱局面下,仍然敢往来两国边境的商贾,就丢了命。

  前令未撤,怪不得军卒。只是,赵曦挺惋惜的,敢在这时段继续做生意的,不是吃不起饭,大多数应该是有些胆略的……可惜,遇到了战事。

  至于土司设置的值守……本就是该死的。

  “殿下,此战由殿下全权指挥,该请殿下莫推脱。”

  赵曦还考虑怎样跟狄青谈这事呢,狄青就先把指挥权交了。

  狄青清楚,若是正面的排兵布阵,殿下应该不会强于他,而这种天马行空的手段,就从万尹山演习中,狄青明白,他是万万不及殿下的。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