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八章 除夕_东晋隐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自远方山涧而来,舒缓而细润,就如那涓涓溪水,又似明灯和光,柔柔地飘进山阴城。

  街上,各家各户都在门前挂了灯,多是在年节下终于得以休息的父亲,带着孩子们所做,各式各样,五花八门,却妙趣横生。

  有些早早用过餐,上街来逛的行人们,则看着这些或大或小的明灯,在风中轻轻摇曳。

  长夜已至,家家户户都明灯如星,聚在一堂。

  “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王羲之坐在主位上,虽然用过饭了,还是兴致不减,在前厅里,亲自烫了一壶酒,瞧了瞧围在周围的孩子们,笑呵呵地开口:

  “伯远,讲讲这句话。”

  “是,父亲。”王玄之点点头,回答:“此言出自汉末周子隐之‘风土记’即是说他曾经听闻蜀地风俗,于年底要互相赠送酒食,叫做‘馈岁’;要邀请别人到家里来吃饭,叫做‘别岁’,到了除夕那天,通宵达旦不睡觉,叫做‘守岁’。”

  “嗯,”王羲之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周子隐所言之时,守岁之风还未遍集,自晋以来,则蔚然成风,守岁,观灯,教子,言语,赏花,及至今日,嘻戏之花样,渐多而广,此为风雅。”

  “伯远。”

  “父亲。”

  “你妻子今已有孕在身,你也是要做父亲的人了,自明年开始,除夕之夜,守岁便由你来为家中安排,我与你娘,都上了年纪,明日里还有许多事,即是守岁,也需休憩,便不多陪伴你们了。”

  “是,父亲。”

  “趁着酒还未尽,我还未倦,今日便与你们嘱咐几句。”

  众人随着王玄之站起,齐齐行礼,郗璿坐在他旁边,笑眯眯地看着自己这一大家子的儿女。

  “伯远少而好学,博览群书,勤勉克己,及至今日,文采,风骨,决断,自相都有,又娶得好妻,将为人父,为父与你娘俱是满意,今日只告诉你一个道理,望你日后能有所得。”

  王羲之抿了一小口酒,“遇事要往坏处想,凡事先下手为强。”

  只说了这么一句,王羲之便停下话头,不肯多言了,站在一边的王凝之眨眨眼,想到雪中父亲曾与自己讲过的,靠别人教,自不如自己悟,又想起他在山阴城里,给大哥留下的后手。

  王玄之有些茫然,却躬身行礼:“谢父亲。”

  “坐吧。”王羲之浮按手掌,王玄之便与何仪坐了下来。

  “叔平。”瞧了一眼二儿子,王羲之的脸色就没有那么温和了,迅速从慈父转变成了严父形象。

  “父亲。”王凝之赶紧低头。

  “你自小心思活泛,于学触类旁通,却又不求甚解,时有新鲜念头,却大多离经叛道,让我和你娘也时常头疼得很,”和郗璿对视一笑,王羲之又道,“然你聪慧过人,决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