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二章 冤家_宁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对于敬子正略带讨好的态度,李毅的冷淡态度让齐宁实在无法忍受。

  作为齐家的大小姐,从小到大无论是谁对她都是毕恭毕敬,还从来没有哪个人敢用这种态度跟她说话。

  但是李毅却没有丝毫怜香惜玉的心思。

  他和齐宁的第一次见面就给他的心里留下了不是很好的印象。

  所以他对齐宁的态度就要冷淡一些。

  而齐宁对李毅的印象也不是很好,第一次见面她以为李毅是小偷,接着就判断他是个傻子。

  而今天见面齐宁感觉李毅又欺骗了她,亏得当时她还好心给李毅塞吃的。

  “好话不说第二遍!”

  李毅淡淡地回了一句就拿着双枪踱步回了自己的房间。

  这一句话再次让齐宁的怒火冲到了头顶。

  “你小子有种别走!”

  她拖着长裙从房里快速地绕出,指着李毅就喊道。

  敬子正看到齐宁怒斥李毅,赶忙上前拦住齐宁。

  “齐大小姐,你且消消气,我这师弟不懂事,你别和他一般见识。”

  敬子正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一看全是谄媚的笑容。

  作为一个连续三届都名落孙山的士子,如果能够结交道齐侍郎以后他的科举之路可要顺畅很多。

  虽然大虞皇朝的科举制度已经非常的完善,每年科举都为大虞皇朝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这虽然极大的缓解了阶级固化的速度,保证了一部分底层的寒门可以通过科举这条道路改变自己的阶级,但是千百年来的贵族阶级也并非是那么容易撼动的。

  因此在大虞皇朝的科举中就出现了一种名为“投行卷”的特殊行为。

  “投行卷”就是需要科举的士子们可以将自己的优秀的文学创作择优编写成长卷,投先献给达官贵人或者文坛大儒们,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声望。

  这样在接下来的科举中,他们被录取的概率就将大大提高。

  但是这种“投行卷”的方式虽然提高了中举的概率,但是却也并非没有代价的。

  凡是“投行卷”的士子,一旦中举,从此之后便算作他投献之人的门生弟子终身不可改变。

  这就是相当于将自己和所投献的官员进行了政治绑定。

  而那些达官贵人或者文坛大儒们也以此来继续垄断政治利益或者文化发言权。

  虽然看似“投行卷”不如纯粹的科举制度来的公平公正,但是如今大虞皇朝这种“投行卷”依然蔚然成风。

  并且社会的主流观点也都比较认可这种方式,毕竟你打动别人的还是你的才华。

  而科举的命题实在有限,以一次考试来判定一个人的才华也的确比较偏颇。

  所以在敬子正看来只要能“投行卷”给齐侍郎,他的才华定然会折服齐侍郎的。

  只是面对讨好自己的敬子正齐宁却完全没有好脸色。

  她一把就把敬子正扒拉开,然后怒气冲冲地往李毅的房间走,同时嘴里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