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254章 盛大的上元节_他,改变了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254章盛大的上元节

  长安城从刘秀那时甚至更早,一直是夜夜执行宵禁制度。而只有到了隋唐时期的上元节时,才出现例外。唐朝的上元节,前后三天可以解除宵禁,不关城门和坊门,允许“夜开门”,称为“放夜”。

  上元节始于大汉,但是兴盛于隋唐,上元节盛大起来,要从隋炀帝杨广说起。

  杨广这个人被黑的很多,基本上干啥都说他是错的,他修洛阳城,说他是错的,他开大运河,也说他是错的,他三征高句丽,那更是大错特错。

  其实就李毅而言,他是挺同情杨广的,不敢为他洗白,只能说杨广是个有野心,但是能力却没达到自己野心高度的皇帝,一句话来形容:成者王败者寇。其中含义,只能大家各自揣摩。

  唐帝国是在隋朝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自然而然的免不了要使劲的黑隋朝的,黑着黑着,很多事情也就夸张起来了。

  比如北宋砸缸的那位司马光,就写过一本《资治通鉴》,里面是这么记载的:隋大业六年,正月丁丑日,“于端门街盛称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

  其实隋朝那时候,哪可能真的像《资治通鉴》这般描写的盛况啊,其中夸张的水分肯定是有的,魏征也曾经在他领衔撰修的《隋书》记载,在上元节期间,“帝数微服往观之”。杨广为了看热闹,不惜放下帝王之尊的身段,化妆易服前往,当然魏征这么写只是客观陈述杨广看重推广上元节,却并没有去着重的写杨广如何铺张浪费的。

  不过提到提倡和兴盛,并最终让上元节真正的形成国家级的公众节日,历史上还是要感谢另外几位唐朝皇帝的,特别是唐玄宗李隆基,还包括他的三伯父唐中宗李显和他的亲爹唐睿宗李旦。

  历史上这三个皇帝都是看热闹不先大的主子,当时的灯会,分为官方灯会和民间灯会两种。

  唐朝官方灯会,极为奢侈盛大,“昼夜不息,阅月未止”。

  历史上记载,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上元节,唐中宗李显和自己的韦皇后一起,微服出宫观灯,同时还准许贵戚百官任意到市里坊间观灯,释放了人们的节日热情。

  “白鹭转花,黄龙吐水,金凫,银燕,浮光洞,攒星阁,皆灯也”,可见灯型繁多,各具特色。当时,还出现了利用热动力学催动花灯转动的“影灯”:“五色蜡纸,菩提叶,若沙戏影灯马骑人物,旋转如飞。又有深闺巧娃,剪纸而成,尤为精妙”。

  这样好看的花灯集中展现,自然使得上至帝王,下至老百姓都倾巢出动,“车马骈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夸竞,文士皆赋诗以纪其事。”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