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5.开场_不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磬钟先声,琴瑟和鸣,笙箫齐响。

  一曲醉蓬莱,揭开盛会序幕。

  舞台南面为正,最前方一排皆是独案,为评判所坐。

  音乐声中,五名评判从近仙阁姗姗而出。

  赵孟启认得领头之人,是平江府通判周诚济。

  眼下吴潜还在贡院评阅试卷,所以周诚济作为地方长官,被邀请来参加这种活动很正常。

  紧随着的是一个宦官,顾青适时给赵孟启介绍,“此人名叫巫季,勾管修内司教乐所,早前在仁明殿当差。”

  仁明殿是谢皇后所居,修内司负责的是皇宫后勤服务,业务挺杂的,修缮宫殿、烧制官窑瓷、制作宫廷器物等等。

  原本管理宫廷舞乐的教坊,在南渡之后因为财政原因历经兴废,最终还是将大部分乐工舞伎等人员遣散,只保留机构和小部分精英并入修内司教乐所。

  朝廷的各种礼仪活动都少不了舞乐,只能向民间‘和雇’,也就是临时雇佣点集市井艺人充任,而教乐所就是负责这些事务的。

  所有民间艺人,无论是不是在乐籍,都必须接受教乐所的指派,因此,教乐所成为了大宋娱乐业的主管衙门,权力很大,油水不小。

  “走在第三个的就是张枢,第四个则是他的好友周密。”

  “周密?”赵孟启感觉有些耳熟。

  定睛望去,乃是一名二十出头的青年,一身天青色缎袍,显得很是儒雅俊秀,倜傥潇洒。

  “周密,字公谨,祖籍济南,其曾祖随高宗南渡,迁居安吉州,其家五世为官,其父周晋,现知汀州,他本人七年前入太学,前年以门荫应试吏部铨试,为第十三名,颇有才华,尤善诗词,尚未领实职,原本年初时随其父入闽,应该是刚刚回来。”

  顾青如数家珍,展现出优异的专业技能。

  赵孟启一乐,“周公瑾?从外表来看,倒也不算辱没汉末那位周公瑾了。”

  他没有听出谨和瑾两字不同,顾青便解释了一下。

  随即他突然想到了什么,“他曾祖是不是名为周秘,祖父则名为周珌?”

  顾青点头,“正是,阿郎知道他家?”

  赵孟启笑了笑,算是回应。

  他已经想到这个周密是谁了,在后世,稍微了解宋代的人应该都知道他,他就是《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等书的作者。

  周密不但才华横溢,而且颇有气节,宋亡之后不仕元朝,尊正统、辨华夷,三观很合赵孟启的胃口。

  赵孟启正觉得身边缺一个处理文牍之人,顿时便有了招揽之心,便对顾青吩咐,“关注一下这个周密,我打算用他。”

  呃?初见便要重用?殿下是不是草率了些?

  顾青略有惊讶,但如何用人之事,不是他能干涉的,所以并未发表意见,“遵命。”

  “咦,评判中居然还有女子?”赵孟启讶然。

  顾青抬头瞥了一眼周密身后之人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