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1章 书生们的茶话会_西川欲晓190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参观完文化馆出来,天气尚早,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都想再多交流交流。

  安知县看出他们的想法,就说道:"各位兄台,大家相识就是有缘,大家都是读书人,肯定对时局有很多看法,我建议大家一起去坐一坐。大家交流一下看法,加深一下感情,晚上再吃一个饭。

  君子坦荡荡,互相不欠情。所有开支大家按人头均摊,诸君意下如何?

  安知县的提议正合大家心意,立即得到大多数人的响应。先到饭店提前订下桌子,愿意参与的来到新闻发布中心包了一个大包间。

  包间里为了便于说话,大家拼上桌子,围着桌子坐定。寒暄过后先一番自我介绍,他们当中相互有的认识,有的闻名。

  安知县三人属于既不知别人,别人也不知他们。

  很快就进入正题,前线战事当然是最关心的问题。

  安知县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很强,短短的时间内就得到大家的认可,现在想看看他的水平如何,第一个问题就抛向了他。

  “安先生,蒲江战事结束以后,西来场的新军已退入邛崃。请教安先生,仁义军和大清怎么进行下一步的部署?”

  每一个文人都爱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近段时间的战事,更是吸引着他们,他们把这地区的地图都翻烂了,产生了很多想法。

  符合自己想法的,他觉得对方还聪明,孺子可教。如果不符合自己想法的,就大骂一通对方笨蛋。

  总之自己才是最聪明的,最能干的一个,要是自己去指挥,哪里会那么淘神,早把对手干趴下了。

  他们想听听安先生的‘高见’,来观察安先生水平的高低。

  安知县一眼就看透了他们的心思,心里暗暗摇头,嘴里却谦逊的说道:

  “本人水平有限。说得不当。请各位指正。”

  “仁义社攻下蒲江县城以后,他的防线基本成型,后方已全部稳固。蒲江县城依托长秋山可以说稳如金汤,清军不会在这里再起战端。”

  “下来仁义社的走势,一是沿总岗山向东北发展,可以威胁蓉都府的新津县、眉州的彭山县,而且防守丹棱的部队将面临后背被袭击的可能,除了撤退别无他法。”

  这样眉州就会受到三面围攻。

  第二步就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现在北面临济是一个关键点。只要拿下临济,火井和大同根本没抵抗能力,平乐也在临济和大塘的夹击之下是守不住的。平乐下,仁义军对邛崃就成三面围攻之势。

  大同下了,隆兴场(即今??江镇,非今隆兴镇)也保不住,大邑县立即受到威胁……

  有一部分人认为英雄所见略同,另有一部分则反对这种看法,还有一种是不知所以,沒有主见。辩论又展开,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倒是有人抛出一个新消。“听说赵丰任总督以后,向朝廷提出调陕军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