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36章 海战_明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6章海战

  料罗湾海战是中国人第一次在海洋上击败西方殖民者。

  这对于农耕为主的中国来说,毫无疑问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丰功伟绩。

  然而搞笑的是,如果探讨料罗湾海战的起因,荷兰人居然是受害者。

  1624年,荷兰人在澎湖建立城堡。

  这个举动极大的刺激了明朝。

  当时的福建巡抚商周祚派遣优势兵力将澎湖包围,逼迫荷兰人撤退。

  这虽然是一次反侵略的伟大胜利,但是在之后的交涉当中,明王朝体现了一贯的傲慢和业余。

  商周祚在给荷兰人的交涉信中提及,如果荷兰人退出澎湖、返回台湾的话,那么朝廷愿意保障福建和大员之间的商贸往来。

  荷兰人的殖民侵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经商赚钱。

  得到了明朝官府的保证,荷兰人痛快的撤退了。

  然而明朝官府并没有履行承诺。

  福建地方政府明知道海禁令的存在,还许诺了空头支票欺骗荷兰人。

  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荷兰人只好展开走私业务。

  在许心素被郑芝龙击败后,荷兰人还同郑芝龙签署了商贸协议。

  但郑芝龙跟福建官府一个德行,也不重视协议。

  合约中规定的供货量始终没有完成。

  荷兰人对此颇有怨言,并向郑芝龙提出要求,希望获得在中国沿岸的自由贸易权。

  为此荷兰人还释放了善意,主动帮助郑芝龙击败了当时他的主要对手,海盗李魁奇。

  结果事后郑芝龙又没有履行承诺。

  实际原因是,当时的郑芝龙官位仅仅为参将,根本没有决定商贸往来的权力。

  他为了击败李魁奇,只不过是忽悠和利用了荷兰人而已。

  加上当时赴任的新任福建巡抚邹维涟对郑芝龙本就不满,到任后进一步加强了禁海令。

  当时前往大员的许可证仅仅只有六张。

  这无疑导致了荷兰人的商贸陷入了困境。

  在连续获得承诺并付出代价、却没有得到任何结果之后,荷兰人的耐心终于到头了。

  荷兰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的决策者们,决定利用武力来实现自身的目的。

  兼管巴达维亚华人事务的汉斯·普特曼斯成为了执行军事行动的最高统帅。

  4月30号,巴达维亚方面派遣人员前往大员,通报了即将到来的作战。

  6月2日,巴达维亚方面集中了六艘战舰,同时搜罗了过往的船只,借着西南季风向中国沿岸进发。

  最终,这支侵略军拥有了十三艘盖伦战舰,武力不凡。

  南澳成为了首战之地。

  在旗舰上观察了南澳的情况后,汉斯·普特曼斯极度傲慢,认为这样的一座小岛根本挡不住荷方的进攻。

  7月7日,荷兰殖民者悍然对南澳岛的明军发动了进攻。

  把总范汝耀无惧生死,果敢应战。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明军虽然困守在孤岛上,但是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