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2章 蛛丝马迹_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2章蛛丝马迹

  真信这时在旁也看到庆正名字,不由吃惊道:“果然有未圆寂的祖师。”

  不过随后又有些犹豫:“这位庆正祖师标注乃是还俗,其实并不知境况,却也无法确定就还在人世。”

  赵柽眯眼看了下庆正还俗的时间,竟是仁宗天圣八年,天圣是仁宗的第一个年号,共用了十载时间,到现在近乎百年。

  他此刻心中已经笃定,师公金台肯定就是这个庆正,因为红云大师所有弟子都已经圆寂,只有这个庆正写着还俗,未知生死。

  而且根据岳飞转述周侗的话语,金台三十左右岁上嵩山,并没有呆上许久,红云大师圆寂后他就还俗去了,而刚刚他已经看过,红云大师正是天圣八年圆寂,时间也正好能对得上。

  “看来这位庆正大师就是我的前辈!”赵柽后书册交给卢俊义和岳飞观看,随后缓缓地说道。

  “可是……”真信和尚纳闷道:“这位庆正祖师很早就还俗了。”

  赵柽摇头:“几十年前看破红尘,又回来了,就在寺中潜修,真信大师不知道罢了。”

  真信皱起眉头想了一番:“倘若真如此,那恐怕就只有住持和玄字辈师公才知此事了。”

  赵柽看向他道:“若是我去找住持询问,真信大师看……”

  真信闻言将脑袋一阵乱摇:“施主,这位庆正祖师比住持还要大上两辈,若真的回寺,又交代下去,就是住持也不会吐露的,这许久时间连我们这些执事都隐瞒,肯定是要瞒到最后的。”

  赵柽点了点头,轻叹口气,知道真信所言不假,既然连他们这些人都一直隐瞒,那就是要瞒到死了。

  何况嵩山寺的住持不可能像真信这般好收买,区区两包银子就能让他跑前跑后,住持佛法肯定是有的,武艺也会极高,而且整个嵩山都归他管理,家大业大,怕是对些寻常黄白之物不会看上眼。

  “既然如此,那就只好随缘了。”赵柽笑道:“僧谱还劳烦真信大师还回去,不过真信大师能不能陪我去后面那些地方走动走动?”

  嵩山寺分前后,前面自然是百姓烧香拜佛,接待四方来客的殿堂庙宇,比如大雄宝殿,千佛殿,天王殿等一些地方。

  后面则是达摩院,罗汉堂,藏经阁,木人巷,达摩洞,塔林这些所在。

  而寺内后面的所在是不对外开放的,上山拜佛的人去不到此处,并且每一处都有武僧看守,一但发现有人闯进,都会按照敌袭应对。

  “这个……”真信和尚闻言道:“施主,不瞒你说,要是想去后面观看,需得住持方丈允许才行啊。”

  赵柽笑眯眯地道:“真信大师乃是知客执事,专司接客待客,别的执事或者没这份权利,但真信大师肯定是有的。”

  真信闻言顿觉受用,不由腆了腆肚子,但又有些为难地道:“施主,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