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9 南下_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说什么,西北军把那十几万流民全都收留下来一个都没杀?”听完长子谢昱昆的汇报后,饶是一向城府深重、绝少形于色的安国公谢明顺也露出了有些不敢相信的神情。

  “是的,父亲。我们派去的歼细在潜入东北后发现,那十几万流民被西北军分为两批引导至漳州和临祈这两府。

  紧接着西北军安排这些流民和当地民夫从乌江岸边开挖深渠,引水至内陆山区。

  在挖好水渠后,西北军竟然组织流民在山上造田。”

  “在山上造田?你说的难道是南方偏远地区特有的山田?”

  “应该是的,总之西北军就让这十几万流民在许多山上大量烧山造田,现在已经造出了大片的田地,具体有多少亩暂时还难以计算。”

  安国公眉头一拧问道:“竟然想出了挖渠引水、大造山田的做法来安置流民,这宁家背后显然有高人在帮他们出谋划策。

  但此事还是太过蹊跷,就算宁家想出了这样的法子来安置流民,但至少要一年后才有收成。

  那在这一年内宁家哪来这么多粮食供养西北军和这十几万流民?

  此事太不寻常,我们一定要查清楚才行。对此你们有何想法?”

  安国公的次子谢昱珩开口道:“父亲所虑极是,如果不能找到西北军粮草的来源,那我们想通过绝粮之法断西北军后路的计划将无从谈起。”

  谢昱昆想了一下才说:“会不会是宁家通过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秘密购进大批粮草来过关?”

  谢昱珩摇了摇头说:“三十多万大军以及十几万流民的粮草不是个小数目,绝非普通商人能够拿得出来。除非是全大魏大半的商人都愿意交出存粮才能做到,这显然不太可能。”

  “既然不能从商人手中获得,难道这真的只是宁家自己的存粮?”

  “我倒是觉得有可能。因为自几年前西北大旱之后,宁家就开始有意大量存粮。

  或许为了渡过难过,宁家把这几年来的存粮全都掏出来也说不定。”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只要等西北把存粮用完,那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一直没出声的安国公却直接驳斥道:“这不可能只是存粮。

  以宁志远的小心,绝不会把救命的存粮拿出来救济那十几万流民。

  他是领军多年的大将,并非那种心慈手软之人,很清楚一旦没有粮草,军队就会哗变。

  而西北足有三十多万大军,一旦发生哗变,将一发不可收拾。

  像宁志远这种老狐狸是绝不会冒这种险的,他一定找到了别的粮路。”

  谢昱昆和谢昱珩兄弟俩也觉得父亲说得有道理,谁会把救命的存粮拿出来救济流民啊,这不符合常理。

  谢昱珩本身就是一个脑子比较灵活的人,他想了一会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父亲,你说宁家会不会并非在大魏境内购粮,而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