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1章 靖难秘闻!朱棣小心眼的真相!_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会腹背受敌,深陷重围之中,绝无靖难成功的可能。

  倘若不是姚广孝那个堪称挂逼一样的谋圣给朱棣指了一条明路,直接绕过济南杀向南方,直捣黄龙杀入金陵,靖难之役的胜负还当真不一定。

  但是朱棣也因此记恨上了铁铉、盛庸等人,连带着记恨上了济南之地。

  紧接着接着朱棣就派兵北上复攻济南,铁铉依旧死守不肯投降,但终因寡不敌众,城池陷落。

  朱棣又设伏兵计擒铁铉,铁铉终于在淮南被俘,被押送到京师,盛怒的朱棣命令将他凌迟处决,铁铉遇害后,其父母被发配到海南,他长子充军,次子做了官奴,后来被虐待而死,三十五岁的妻子杨氏和仅四岁的女儿也被籍没为奴,沦为乐户发配到当时的官营妓院,世代为娼为妓。

  另外一个盛庸虽然及时投降,却也没有好下场,在朱棣鹰犬陈瑛的一再逼迫之下,最后在家中自尽而亡!

  纵观朱棣这些黑料,你完全可以看出,他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小人,心眼小得令人发指。

  所以朱高煦有理由怀疑,朱棣对待山东之地,绝对是有些偏心眼的。

  “到了永乐朝,朝廷为营建北京、修治会通河、北征蒙古,耗资巨大,哪一次没有山东百姓的份儿?”

  “徭役征敛不息,加上连年天灾,民众困苦,山东是负担最重的地区之一,加之连年水旱,百姓以树皮、草根为食,卖妻鬻子,老幼流移,无以为生,他们过得是什么日子?”

  “这是户部的一封奏报,我从您垃圾桶里面捡起来的,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山东、河南、山陕诸处饥荒水旱相仍,至剥树皮,掘草根……老幼流移,颠踣道路,卖妻鬻子,以求苟活!”

  朱高煦将这封奏章拍到了朱棣目前,怒视着这位永乐皇帝。

  朱棣目光躲闪,随即只是冷哼了一声。

  看他这副傲娇模样,朱高煦苦口婆心地劝说道。

  “爹啊,你好歹也是一代帝王,将来要名留青史的千古大帝,怎么心眼就这么小呢?”

  “铁铉已经被您老人家给凌迟处死了,盛庸也被您逼得自杀身亡,山东百姓也整整受苦受难了十八年之久,就算您心里有再多的怒气再多的怨气,都这么久了也应该消散了吧?”

  “山东百姓何其无辜也?他们过了十八年的苦日子,朝廷免税他们遇不上,朝廷征召苦役他们却年年逃不过,穷得以树皮草根为食,卖妻鬻子,老幼流移,难道他们受得苦还不够吗?”

  “您这位永乐皇帝,真想把山东百姓全都逼死才乐意,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您这样做,不是平白留下黑料吗?”

  朱棣沉默了良久,最终长叹了一声。

  “你知道朕为什么如此痛恨铁铉、盛庸吗?”

  “为什么?”

  “这两个畜生,当年为了逼朕退兵,将太祖高皇帝的画像挂在城头之上!”

  听到这话,朱高煦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我尼玛地,你们两个还真是敢啊!

  谁不知道朱棣最崇拜他的英雄父亲朱元璋?

  你他娘地逼人家退兵,那就堂堂正正地用兵法谋略,你丫把太祖朱元璋遗像挂在城头,这算是什么?

  万一哪个不开眼的将士,一箭射到了太祖遗像上面,朱棣不疯了才怪!

  “咳咳,爹啊,都过去了,过去了……”

  “太祖那副画像,被乱箭射成了筛子!”

  “我草他大爷的……”

  “所以这道坎儿,在朕心里永远过不去!”

  朱棣恶狠狠地开口道:“那些靖难遗孤朕都可以赦免,但是唯独这铁铉后人,朕要让他们世代为奴为婢,为娼为妓!”

  “至于山东百姓,你说的也对,是朕小心眼了,等此次平定白莲妖教后,就减免山东一年徭役赋税,另外把神种土豆甘薯优先配备给山东,此后全力发展山东民生,让山东百姓安居乐业。”

  “行,儿臣明白了。”

  请收藏:https://m.bq9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